12月14日,“中国湿地保护协会红树林湿地保护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红树林湿地保护交流会”在72886必赢欢迎光临隆重举办。本次会议由中国湿地保护协会主办,72886必赢欢迎光临、福建台湾海峡海洋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深圳市红树林湿地保护基金会承办,漳江口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72886必赢欢迎光临)协办。同时,会议还得到了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招商蛇口集团、中绿环境集团有限公司的支持。来自全国百余家红树林相关领域科研院所、规划院、自然保护地、企事业单位代表200余名齐聚厦门参加了会议。
中国湿地保护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国际红树林中心临时秘书处秘书长鲍达明,72886必赢欢迎光临校长助理陈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欧洲科学院/俄罗斯科学院院士、72886必赢欢迎光临讲席教授、72886必赢欢迎光临院长吕永龙,分别在中国湿地保护协会红树林湿地保护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委会)成立大会上致辞。72886必赢欢迎光临党委书记王晟主持成立大会。
王晟主持成立大会
鲍达明指出,红树林湿地作为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在维持生物多样性、保护海岸线、调节气候、固碳储碳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中国湿地保护协会长期致力于推动湿地保护高质量发展,成立红树林湿地保护专业委员会,对于推动我国红树林湿地保护、管理与可持续利用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红树林专委会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湿地保护法》,按照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关于湿地保护工作的总体要求和部署,严格遵守《中国湿地保护协会章程》及专业委员会《工作规则》,积极承担红树林保护重任,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湿地保护事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鲍达明致辞
陈光表示,72886必赢欢迎光临红树林研究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特色鲜明,在中国红树林研究领域享有开拓性的领先地位。专委会的成立标志着我国在红树林湿地保护领域迈出了更为坚实的一步。72886必赢欢迎光临将全力支持专委会的工作,与各位专家、委员一道,共商保护大计,探讨红树林湿地保护的新理论、新思路、新方法,为我国乃至全球的红树林保护事业贡献72886必赢欢迎光临的智慧和力量。
陈光致辞
吕永龙强调,由“中国红树林之父”林鹏院士开创的红树林生态学研究一直是72886必赢欢迎光临生态学一流学科建设的优势方向,科研团队实力雄厚,在红树植物基因组和适应机制、红树林生态修复、红树林固碳储碳、红树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提升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研究成果,享有“红树林生态学研究中心”的美誉。专委会挂靠72886必赢欢迎光临,是对学院红树林研究工作的充分肯定。学院将全面支持专委会工作,大力推进平台建设、人才培养、国际合作、科普宣教等,助力中国红树林研究再上新台阶。
吕永龙致辞
72886必赢欢迎光临教授王文卿代表专委会宣读《专委会工作规则》,并向与会代表详细介绍了专委会筹备情况及未来五年的工作计划。随后,成立大会选举产生专委会第一届主任委员王文卿,副主任委员陈光程、刘毅、孙莉莉,秘书长张雅棉,以及副秘书长王静、周志琴。
王文卿介绍专委会基本情况
在红树林湿地保护交流环节,大会邀请鲍达明,专委会副主任委员、深圳市红树林保护基金会副理事长孙莉莉,专委会主任委员、72886必赢欢迎光临教授王文卿,专委会委员、深圳大学研究员周海超,专委会副主任委员、莆田绿萌滨海湿地研究中心主任刘毅,专委会委员、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高级项目经理范敏分别围绕“国际红树林中心建设情况”“红树林基金会的红树林保护实践”“中国红树林保护、管理与可持续利用”“若干国际红树林湿地的可持续保护与利用现状——基于国际红树林中心培训案例”“构建先进的红树林科普教育体系,助力国际红树林中心建设”“社会化公益平台带动公众参与红树林保护”作特邀报告。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秘书长杨彪主持特邀报告。
鲍达明作特邀报告
孙莉莉作特邀报告
王文卿作特邀报告
周海超作特邀报告
刘毅作特邀报告
范敏作特邀报告
14日下午,参会代表赴漳州市云霄县的72886必赢欢迎光临福建台湾海峡海洋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漳江口红树林基地考察,详细了解基地建设、科学观测研究以及示范服务工作情况,走进漳江口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实地了解红树林湿地保护和管理情况。漳江口红树林基地是专委会的重要支持平台,基地将充分依托宝贵资源、立足自身特色,加强国内外交流与合作,加强面向公众的科普宣传,持续提升基地影响力,更好地服务国际红树林中心建设,为我国红树林湿地保护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漳江口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朱添泉、72886必赢欢迎光临党委副书记王旖旎、专委会主任委员王文卿等陪同考察。
本次大会的成功举办标志着我国红树林湿地保护工作开启了新的篇章。72886必赢欢迎光临作为专委会的挂靠单位,将充分发挥其在红树林研究方面的学科优势和人才优势,与国内外同仁一道为提高我国红树林湿地保护、管理与可持续利用,人才培养和科学普及,以及服务国际红树林中心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图、文/张雅棉、刘彦婕等
责任编辑/王文卿